在冥王星被踢出行星俱乐部近20年后,天文学家提出了一种基于更可测量标准的最新定义“行星”的方法。他们在周三发表在《行星科学杂志》上的一篇论文中写道,目前的定义是“有问题的”和“模糊的”。
然而,对于这颗矮行星的粉丝来说,不幸的是,即使该提案获得批准,冥王星仍将被排除在外。
2006年,国际天文学联合会(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)更新了行星的定义,规定一个天体要想正式进入这个行列,它必须围绕太阳运行,拥有足够的质量,由于自身的引力而变得“接近圆形”,并清除轨道上的任何碎片(不包括卫星或其他卫星)。最后一点是冥王星最终被解密的原因,因为它不够大,无法影响其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。
现在,参与新提案的三位行星科学家对这一定义提出了几个问题。首先,行星必须绕太阳运行——就像我们的太阳一样——这一事实将“行星”的数量缩小到我们太阳系的八颗,不包括宇宙的其他部分。这些标准也不涉及任何数字。
“过去的问题是,你有一个‘行星’这个词,但你没有一个量化的定义,”布雷特·格莱德曼,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文学家,也是该论文的作者之一,告诉《生活科学》杂志的克里斯特尔·特简德拉。
换句话说,“近圆”有多圆?天体轨道上的碎片究竟应该有多清晰?
格莱德曼在一份大学声明中指出:“木星的轨道被彗星和小行星穿过,地球的轨道也是如此。”“这些行星是否没有清除它们的轨道,因此它们实际上不是行星?”
为了纠正这种模糊性,格莱德曼和他的两位同事提出了一个更可衡量的定义。根据他们的模型,如果一个天体绕一颗或多颗恒星、褐矮星或恒星残骸运行,那么它就是行星;质量大于1023千克(大到足以清除其轨道上的碎片);质量小于2.5 x 1028千克(相当于13个木星质量)。
冥王星的质量是1.31 x 1022公斤,所以它仍然被排除在外——但我们目前的八颗行星将保持它们的分类。
为了证实这个新定义的合法性,研究小组采用了一种数学算法,将相似的物体组合在一起,并将其应用于我们太阳系中的天体。该算法将我们的八颗行星分组在一个星团中,将矮行星分组在另一个星团中,确认了它们之间存在共同的品质,并验证了它们新的分类标准的逻辑。
提出的定义还有另一个好处——它消除了测量物体圆度的需要。特别是当涉及到遥远的系外行星时,很难精确地观察到天体的球形程度。但是,至少在我们的太阳系中,在研究人员提出的质量范围内的物体往往是圆形的。因此,这些新的指导方针将使我们更容易将遥远的世界视为行星。
用Gizmodo网站的艾萨克·舒尔茨(Isaac Schultz)的话来说,“此举将使我们摆脱对自身存在的孤立主义分类;行星不仅仅是我们的宇宙邻居,行星可以指我们宇宙中无数世界中的任何一个。”
最终,天文学家希望激发更多关于行星究竟是什么构成行星的讨论,尽管对定义的正式修改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。没有多少天体有明确的定义。但是,利用“行星”的含义可以激发人类的好奇心。
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迈克·布朗(Mike Brown)对《新科学家》杂志的乔纳森·奥卡拉汉(Jonathan O 'Callaghan)说:“对于什么是恒星、什么是星系、什么是星云,目前还没有定义。”布朗没有参与这篇新论文的撰写。“行星也可能是这样的,只不过公众想知道太阳系中的行星是什么。”
有话要说...